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網站地圖
銷售服務熱線:400-878-0607
你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建立五大創新體系 促進綠色建筑發展
更新日期:2014-1-19 9:50:23  瀏覽次數(3994)
當前,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同時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在世界范圍內,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為特征的傳統經濟正在逐漸失去昔日的榮耀。由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真正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已成為正處于快速城鎮化、工業化和機動化的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非常迫切的重大戰略選擇。在未來30年內,我國還需建造400億平方米的新建筑,建筑數量和建設速度都屬于世界發展史上所罕見。建筑屬于長期的消費品,不可能進行頻繁地更新。對已建建筑延長使用壽命或裝修期限,就意味著能源和資源的大量節約和環境污染的減少。
綠色建筑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回用過程)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綠色建筑是以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低環境負荷情況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及建筑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綠色建筑最終的目標是以“綠色建筑”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綠色社區”、“綠色城市”層面,達到促進建筑、人、城市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目標。
由此可見,發展綠色建筑必然伴隨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動。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既是形勢所迫,順應世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潮流的重要戰略轉型,又是應運而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必然組成部分。這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創新:
一、建筑發展觀的創新
綠色建筑是對傳統建筑價值觀和技術工藝的創新與發展,使得建筑在生產制造、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運營維護等理念和方法上產生質的變革,從而引起整個建筑業的技術系統的創新與發展。
綠色建筑強調辨識場地的生態特征和開發定位,以充分利用場地資源和能源,減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使建筑與環境持續和諧相處。綠色建筑采用建筑集成設計方法并遵守環境設計準則,將建筑物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綜合考慮建筑的間距朝向、形狀、結構體系、圍護結構等因素。傳統的規劃設計理論和思想必須改變,標新立異不應是建筑師追求的目標。用適宜的技術,創造出生態的、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建筑發展的趨勢。規劃設計所涉及的范圍也不再是建筑設計本身,整個建造過程都必須納入到可持續設計元素中,盡可能地節約土地、保持緊湊型的開發模式將成為中國綠色建筑區別于他國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時,還要盡可能利用再循環原料和材料,利于施工的快捷與清潔,方便報廢時建筑物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構件和材料的使用要考慮可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整體設計要考慮易維護性、和當地環境的親和性、適應性和當地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性等。建筑師的定義也將發生質的變革,建筑師將會是建筑學家、環境專家和生態專家的綜合體。他們面臨的不再是單一建筑美學問題,環境科學和生態科學的理論將成為建筑師知識結構的組成部分。

二、能源利用種類和模式的創新
使用不同種類的能源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差別巨大,但這往往被傳統的建筑節能所忽視。
建筑節能不僅要著眼于減少能源的使用,也必須考慮盡量采用低品質(低能值轉換率)的能源。在建筑中利用再生能源,意味著溫室氣體的零排放。利用低品質能源進行建筑整體性或基礎性調溫;高品質能源來進行局部性、精細性調溫,將成為綠色建筑設計的通則。

三、建筑技術的創新
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生態環保為一體的綠色建筑基礎性和共性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將極大地促進現代建筑技術自身的創新與發展。
與綠色建筑形態相適應的可持續性結構設計理論是新的研究方向,以保溫節能、減輕建筑物自重、構件模塊化、循環再生材料利用、生態性新型建筑部件使用、利于快速清潔施工、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等為目的的新型結構體系等等都是當今建筑技術創新的重點。
生活污水處理與再利用技術研究和設施設計、黑色水與灰色水分離處理系統和衛生設備技術與設計、可升級的智能化系統設計,以及經濟性太陽能供熱、制冷及動力系統等已經成為重點的研究領域。
構件工廠化制造工藝、裝配化施工工藝、快速施工工藝、清潔施工工藝、超大型構件吊裝工藝、保溫節能構造施工工藝、可使材料再生利用施工工藝、生態性新型結構部品施工技術等都是當今施工技術創新的重點領域。
發展綠色建筑的設計、運營管理、診斷咨詢和施工單位等新興行業,正在成為相關企業新的生存、競爭和發展的戰略舉措。一些意識領先的企業已意識到綠色建筑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并積極積累綠色工程建設經驗和研制優化綠色建筑管理和系統硬件,其專業領域拓展到綠色工程估算、綠色建筑材料、廢物最小化和循環以及室內空氣質量管理等。
綠色建筑技術集成體系是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綜合創新體系,應盡快在綠色建筑設計、自然通風、智能氣候調節系統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環保建材、室內環境控制改善技術、資源回用技術、綠化配置技術等單項生態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盡快形成太陽能、地熱能、沼氣能、風能利用一體化建筑與小區的集成技術體系,發展適合中國各氣候區特點的綠色建筑集成技術體系。
四、建筑開發運行方式的創新
確立雙跨越的建筑節能目標體系。第一,節能目標上的跨越。我國建筑節能目標:通過全面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到2010年,城鎮建筑達到節能50%的設計標準,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開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積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在此基礎上,到2020年實現大部分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新建建筑東部地區要實現節能75%,中部和西部也要爭取實現節能65%。第二,節能模式上的跨越。一般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同步發展,逐步提高綠色建筑的比重,以避免將來的再改造造成資源浪費。其中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公用建筑應率先采用綠色建筑的標準規范。
強化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功能,降低商品房開發者與購房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發揮優“綠”優質優價的市場調節功能。
全面落實新建建筑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工作。進一步強化建筑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執行節能設計標準的監督管理力度,保證節能標準落到實處。每年組織開展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工作。公開披露各省市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和推廣綠色建筑的情況與進度。
鼓勵各省依據新頒布的綠色建筑標準,制訂符合當地氣候條件、地方建筑傳統的綠色建筑實施細則和評估辦法。推進綠色建筑結構、部品與構配件的產業化進程。

五、政府管理制度的創新
推行住宅裝修一次性到位。我國每年應二次裝修導致的浪費達300億之多。綠色建筑性能的系統優化與裝修質量和運行管理直接有關。
實行限制性政策與鼓勵性政策并舉的方式,對達不到節能設計標準的建筑,采取禁止投入使用等強制性措施進行限制;對超過節能設計標準或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和綠色建筑,采取減免稅收、費用、貼息貸款、財政補貼進行鼓勵。促進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低能耗、超低能耗及綠色建筑的發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
構建有綠色建筑四節效果的評價監測體系,建立建筑能耗統計、建筑能效認證、建筑節能性能測評與標識等制度,形成有效的建筑節能行政監管體系。充分調動科研院校、設計單位、開發企業、地方政府和消費者發展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加快建筑節能的法制建設。現已完成《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初稿及相應的背景材料和相關制度專題論證報告。重新修訂發布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擴大適用的氣候區范圍和建筑類型。
兩年內基本完成北方地區的供熱體制改革,推行分戶計量、單室溫控,徹底解決節能不節錢的問題。
貫徹《綠色建筑技術導則》,指導綠色建筑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完善財政、稅收、價格等方面的經濟激勵政策。
實施100項綠色建筑示范工程和10個以上示范城市。建立若干個綠色建筑關鍵技術創新平臺和行業及國家實驗室。
總之,中國綠色建筑道路,就是要在學習、借鑒國外成功做法基礎上,結合國情建立綠色建筑健康發展的五大創新體系。參照國際經驗,加強綠色建筑相關的重點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加快推廣和普及國外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也是構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如何把握機遇,需要的不僅僅是深層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盡快拿出切實的行動。可以預言:未來的建筑業將不再是過去的秦磚漢瓦或傳統的操作模式,必定進入一個全新的綠色建筑升級轉型期。

版板所有 @ 福建省泉州思源機械有限公司  閩ICP備16024782號
技術支持:星亞網絡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噜噜,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久久精品国产色综合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